電動叉車:
以電動機為動力,蓄電池為能源。承載能力 1.0~8.0噸,作業(yè)通道寬度一般為3.5~5.0米。由于沒有污染、噪音小,因此廣泛應用于室內操作和其它對環(huán)境要求較高的工況,如醫(yī)藥、食品等行業(yè)。隨著人們對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視,電動叉車正在逐步取代內燃叉車。由于每組電池一般在工作約8小時后需要充電,因此對于多班制的工況需要配備備用電池。
① 不同的車型,工作效率不同,那么需要的叉車數量、司機數量也不同,會導致一系列成本發(fā)生變化,詳見本文中性能評判部分關于成本的論述。
② 如果叉車在倉庫內作業(yè),不同車型所需的通道寬度不同,提升能力也有差異,由此會帶來倉庫布局的變化,如貨物存儲量的變化。
③ 車型及其數量的變化,會對車隊管理等諸多方面產生影響。
④ 不同車型的市場保有量不同,其售后保障能力也不同,例如:低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和高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同屬窄通道叉車系列,都可以在很窄的通道內 (1.5~2.0米)完成堆垛、取貨。但是前者駕駛室不能提升,因而操作視野較差,工作效率較低。由于后者能完全覆蓋前者的功能,而且性能更出眾,因此在歐洲后者的市場銷量比前者超出4~5倍,在中國則達到6倍以上。因此大部分供應商都側重發(fā)展高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而低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只是用在小噸位、提升高度低(一般在6米以內)的工況下。在市場銷量很少時,其售后服務的工程師數量、工程師經驗、配件庫存水平等服務能力就會相對較弱。
高性
叉車的性設計,應能夠保證駕駛員、貨物以及叉車本身的。高品質的叉車往往在設計方面考慮到每個細節(jié)、每個可能性。
人機工程
人機工程學是一門廣泛應用于產品設計特別是改善操作環(huán)境的科學,目的是通過降低駕駛員疲勞度和增加操作的舒適性等手段,限度提高生產效率。
在叉車設計上,人機工程學體現在方方面面:
① 降低駕駛員操作時的疲勞度:獨特的設計能減少駕駛員的操作動作,使操作更省力;
② 舒適性:人性化的設計能夠使駕駛員保持良好的心情,減少操作失誤;
③ 良好的視野:為叉車作業(yè)過程提供良好的視野,不僅能提率,同時確保駕駛員。
叉車裝卸
(1)叉載物品時,應按需調整兩貨叉間距,使兩叉負荷均衡,不得偏斜,物品的一面應貼靠擋貨架,叉載的重量應符合載荷中心曲線標志牌的規(guī)定。
(2)載物高度不得遮擋駕駛員的視線。
(3)在進行物品的裝卸過程中,必須用制動器制動叉車。
(4)貨叉車接近或撤離物品時,車速應緩慢平穩(wěn),注意車輪不要碾壓物品、木墊等,以免碾壓物飛起傷人。
(5)用貨叉叉取貨物時,貨叉應盡可能深地叉入載荷下面,還要注意貨叉尖不能碰到其它貨物或物件。應采用最小的門架后傾來穩(wěn)定載荷,以免載荷向后滑動。放下載荷時,可使門架小量前傾,以便于安放載荷和抽出貨叉。
(6)禁止高速叉取貨物和用叉頭與堅硬物體碰撞。
(7)叉車作業(yè)時,禁止人員站在貨叉上。
(8)叉車叉物作業(yè),禁止人員站在貨叉周圍,以免貨物倒塌傷人。
(9)禁止用貨叉舉升人員從事高處作業(yè),以免發(fā)生高處墜落事故。
(10)不準用制動慣性溜放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