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的知識探討 "比較"是產品從一個階段能夠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優勝劣汰的選擇方式。 例如: 設計階段, 設計師從一定數量的草圖、 想法中選擇出具有價值的草案進行設計細化, 從而進入評審階段;再如: 銷售階段, 消費者比較貨架上的產品, 從中選擇符合自 己需求的產品, 進行購買, 從而進入使用階段。 在此, 本文想探討的就是: 處在設計階段的產品, 為什么比?誰同誰比?比什么?比的依據是什么?進而從哲學的角度探討產品設計中的比較選擇。
首先是被選擇的方案(或產品)與某種消費需求之間是能夠形成對應關系的; 2、 這種對應關系是相對恰當的; 3、 這種對應關系與原來已有的對應關系之間的差異是具有比較優勢的; 二、 誰同誰比? 構思--比較--篩選--確定--構思延伸--再比較--再篩選--再確定--, 這就是設計階段不斷進行的設計選擇過程。
比較與消費需求之間已經建立對應關系的現有產品之間的差異。針對這些對應關系, 分析其優越性、 有效性及合理性, 并就造成不同對應關系差異的原因進行盡可能詳細的剖析;
比較與消費需求之間有可能建立對應關系的構思方案之間的差異。針對這些對應關系, 分析其優越性、 有效性及合理性, 并詳細剖析對應關系是否相對恰當。
顏色的選擇
很多人在產品設計中從一開始就考慮圖標風格之類的問題,但我認為一款產品的調性最重要的在于顏色的選擇。選擇顏色是非常講究的,它需要設計師關注到產品的服務類別,產品的投放群體以及產品本身的性格屬性,每選擇一種顏色都要把這些問題考慮進去,并且找到適合產品調性的色彩。如果你認為產品的顏色僅僅是作為同類競爭產品在市場上的區別而存在,那么你還沒有理解色彩學知識對產品設計的影響。
我時常用微信舉例子:為什么微信會用綠色而不用紅色或者藍色?我想很多人根本沒有考慮過,作為用戶可以這樣,但作為設計師則不能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