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有“生”有“死”,在不同時間有不同特點,這是不爭的事實。而一個產品也是有產品生命周期。當前比較主流的產品生命周期分類法是。
1.驗證階段(快速上線產品,驗證產品是否有人用戶,是否滿足市場需求)
2.成長階段(完善核心競爭力,提高用戶量和市場份額)
3.成熟期(提高產品線的運轉效率,開源節流)
3.衰退期(開始轉型,尋找新的出路)
比較與消費需求之間已經建立對應關系的現有產品之間的差異。針對這些對應關系, 分析其優越性、 有效性及合理性, 并就造成不同對應關系差異的原因進行盡可能詳細的剖析;
比較與消費需求之間有可能建立對應關系的構思方案之間的差異。針對這些對應關系, 分析其優越性、 有效性及合理性, 并詳細剖析對應關系是否相對恰當。
產品設計的特性決定了它需要直接面對用戶,它與市場之間是沒有太多距離的,因此遵循市場既有的設計方式是風險的方法。很多時候設計師會把藝術與設計看作是一個整體,但嚴格來說,藝術與設計具有一定的界限,就好像流行和時尚也不是相同的東西,但在中國,人人往往混為一談,就連設計師也是如此。
在產品設計中,藝術不是主導,這個問題我也談過很多。上篇文章專門講市場通行框架的問題,以及為什么一定要使用通行框架。設計師需要比任何人都具備理智的認知,因為一個設計師所設計的產品,所面對的是無數的用戶群體,如果他是情緒化且不成熟的,那么產品會無法說服那么多人同時使用并且獲得人們的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