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鎢鋼回收利用的現狀,我國再生鎢產業(yè)起步較晚,對廢鎢的回收利用相對較低,只有鎢供應量的10%,而國外先進國家廢鎢利用率一般都在30%以上。我國鎢二次資源回收面也相對比較窄,主要集中在硬質合金和化工催化劑方面,再利用領域主要集中在合金和鎢酸鈉領域,而且有些回收方法又造成很嚴重的二次環(huán)境污染,因而我國應該從保護環(huán)境和利用資源的角度出發(fā),重視鎢資源的回收利用,加強研究低成本、高質量、高品位和高純度的鎢回收技術,提高鎢和有價金屬元素的綜合回收率,變資源優(yōu)勢為技術優(yōu)勢。
廢鎢鋼回收利用的方法,隨著各國對鎢二次資源回收利用率的不斷提升,鎢資源回收利用的技術也在不斷增加,常見的有機械破碎法、硝石法、鋅熔法、電解法、浸出法、還原法、焙燒-氨浸法等,有些回收方法則因為環(huán)境污染大、回收率低等原因逐漸被淘汰了,如蘇打燒結法制取APT,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回收方法,如從鎢冶煉交換后液中鎢的回收方法;J.阿維德森發(fā)明的由燒結碳化物粉末、純WC或鶴礦石起始制備含鐵和鎢的材料的方法等。
為什么這些企業(yè)的管理者們沒有想到,原來所有的訂單都是從美國來的,而現在應該改變一下。為什么不能分散風險呢?為什么不能轉向滿足內需呢?為什么不能將產品銷售到歐洲去呢?如果這些企業(yè)的管理者能經常提醒自己,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并且采取措施分散風險,那么,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所有出口導向企業(yè)的管理者們難道都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嗎?一家回收廢鎢鋼企業(yè)所有的訂單都來自一個市場,這是不健康的,也是有問題的。
手工破碎法
國內一些中小硬質合金廠采用此法,對于牌號明確的合金如頂錘,用手工破碎到一定細度后,再進入濕磨機研磨,以獲得同成分的混合料,并用它生產合金。但是人工破碎容易引起臟化,在鋼制球磨機中研磨容易引起含鐵雜質的混入。另外由于不易控制碳平衡,合金結構和性能容易波動。
此法適于按條技術路線處理回收廢硬質合金,但不太適合處理高鈷合金,因為這類合金強度高,不易破碎。此法破碎方法簡單,不改變硬質合金廢料的基本組成,無需進行鎢鈷分離。根據破碎的方法分為手工破碎法與機械破碎法兩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