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金屬中銀的電阻率為小,導電性能,但如果使用銀作為發(fā)燒線的制作材料,其價格是非常昂貴的,不是大多數發(fā)燒友所能接受的。銅作為一種常用的金屬材料,其導電性能較好,使用較為普遍,但由于銅含有較多的雜質,其中大部分是氧化物,因而影響了銅的導電能力。
因為很多時候,現場調音師根本就沒有很多時間把每路的音源做很仔細地微調,而在現場音響的調音臺每路的音量控制推桿,它們除了可以把音量做衰減外,也可以增益10—14dB。如果做錄音室用的調音臺,這推桿很多時候是不需要做增益的,所以這推桿的英文名稱就是fader,意思就是衰減器。
用在現場音響的大功率功放,它們都會有風扇作為散熱用途,因為現場音響的功放是常常在功率輸出的情況下工作,并且有很多時候是在戶外做現場音響時,周圍的溫度可能相當高。如果在錄音室內,通常都一定會有空調,溫度當然不會太高,而錄音室內的功放,主要是用來推監(jiān)聽音箱用的,當然不需要輸出很大的功率,所以功放只需要用普通的散熱器,就可以把很小的熱量散走。如果功放裝有風扇的話,風扇發(fā)出來的聲音反而造成噪音,所以在錄音室內的功放基本上是不需要風扇的。
很多現場調音師都沒有理會到音頻與波長的關系,其實這是很重要的:音頻及波長與聲音的速度是有直接的關系。在海拔空氣壓力下,21攝氏溫度時,聲音速度為344m/s,而我接觸國內的調音師,他們常用的聲音速度是34Om/s,這個是在15攝氏度的溫度時聲音的速度,但大家主要記得就是聲音的速度會隨著空氣溫度及空氣壓力而改變的,溫度越低,空氣里的分子密度就會增高,所以聲音的速度就會下降,而如果在高海拔的地方做現場音響,因為空氣壓力減少,空氣內的分子變得稀少,聲音速度就會增加。音頻及波長與聲音的關系是:波長=聲音速度/頻率;λ=v/f,如果假定音速是344 m/s時,100Hz的音頻的波長就是3.44 m,1000hz(即lkHz)的波長就是34.4cm,而一個20kHz的音頻波長為1.7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