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金屬分離是濕法冶金的難題。國內、外對于貴金屬提取和分離的方法有化學沉淀法、離子交換與吸附法、液膜法、溶劑萃取法和淋萃樹脂法等。
離子交換法是種“綠色提取”技術,由于分離效率高,設備與操作簡單,樹脂與吸附劑可再生和反復使用且環境污染小,已成為重要的分離富集方法,顯示出了獨特的優勢,在石油化工催化劑回收中的應用受到重視。
貴金屬催化劑(precious metal catalyst)一種能改變化學反應速度而本身又不參與反應終產物的貴金屬材料。幾乎所有的貴金屬都可用作催化劑,但常用的是鉑、鈀、銠、銀、釕等,其中尤以鉑、銠應用廣。它們的d電子軌道都未填滿,表面易吸附反應物,且強度適中,利于形成中間“活性化合物”,具有較高的催化活性,同時還具有耐高溫、抗氧化、耐腐蝕等綜合優良特性,成為重要的催化劑材料。
按催化反應類別,貴金屬催化劑可分為均相催化用和多相催化用兩大類。均相催化用催化劑通常為可溶性化合物(鹽或絡合物),如氯化鈀、氯化銠、醋酸鈀、羰基銠、三苯膦羰基銠等。多相催化用催化劑為不溶性固體物,其主要形態為金屬絲網態和多孔無機載體負載金屬態。金屬絲網催化劑(如鉑網、銀網)的應用范圍及用量有限。
制備方法
不同類型的催化劑有不同的制備方法。均相催化用催化劑的制備主要是用化學法獲得所需化合物及有機絡合物。多相催化用無載體催化劑(如Pt-Rh網)的制備是先用火法熔煉制成合金,然后經拉絲、織網而成。載體催化劑的制備較為復雜,一般是將載體原料經配料、成形、燒成等工藝過程加工成一定形狀(如球狀、柱狀、蜂窩狀),然后用浸漬法加載貴金屬活性組分及助催化劑,后經還原焙燒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