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交換樹脂合成簡便,交換容量大,性能穩定,容易再生,可重復使用,已成為廢催化劑中貴金屬回收的重要手段。但對同種電荷離子和化學物理性能相似的離子的分離選擇性不佳;吸附能力強的樹脂淋洗再生困難。因此,需進一步開發和改性樹脂,優化、改進分離和淋洗工藝,以促進離子交換分離提純貴金屬技術較大的發展。
離子交換反應是離子交換劑與電解質溶液的化學位差而引起的離子交換過程。在離子交換劑相中反離子A的濃度高,當離子交換劑與電解質溶液接觸時,反離子就竭力向其濃度低的溶液中擴散。離子交換劑電中性破壞,離子交換劑就得到附加電荷。
鉑族金屬的回收工藝通常是對催化劑進行“全溶”,即用王水或混合酸(加氧化劑)把載體和鉑族金屬全部溶解,濾去不溶渣,然后用離子交換樹脂從溶解液中分離/富集金屬。由于鉑族金屬在氯化物溶液中易形成[MClx]n-的穩定配合物,因此通常采用陰離子交換樹脂吸附貴金屬絡合離子,一些螯合樹脂也對貴金屬離子有較好的親和力。
中毒引起的失活
(1)暫時中毒(可逆中毒): 毒物在活性中心上吸附或化合時,生成的鍵強度相對較弱可以采取適當的方法除去毒物,使催化劑活性恢復而不會影響催化劑的性質,這種中毒叫做可逆中毒或暫時中毒。
(2)中毒(不可逆中毒): 毒物與催化劑活性組份相互作用,形成很強的的化學鍵,難以用一般的方法將毒物除去以使催化劑活性恢復,這種中毒叫做不可逆中毒或中毒。
(3)選擇性中毒: 催化劑中毒之后可能失去對某一反應的催化能力,但對別的反應仍有催化活性,這種現象稱為選擇中毒。在連串反應中,如果毒物僅使導致后繼反應的活性位中毒,則可使反應停留在中間階段,獲得高產率的中間產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