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升級
大力發展工業設計產業是當前我省實現工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關鍵環節,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發展軌道的必然選擇。2010年四川在全國率先將推進工業設計發展做為政府專項職能寫入“三定”方案,并出臺《關于加快我省工業設計發展的指導意見》。四川工業設計發展步入快車道。
從人、自然與社會的對應關系出發,按照學科形成的本質含義上分類 :
人、自然、社會組成了基本的關系圈,其分類的對應關系大致是:
◆產品設計:相當于狹義工業設計,是以三維設計為主的;
◆環境設計:包括各類建筑物的設計、城市與地區規劃、建筑施工計劃、環境工程等;
◆傳播設計是對以語言、文字或圖形等為媒介而實現的傳遞活動所進行的設計。根據媒介的不同可歸為兩大類:以文字與圖形等為媒介的視覺傳播;以語言與音響為媒介的聽覺傳播。
社會活動
工業發展和勞動分工所帶來的工業設計,與其它的藝術活動,生產活動、工藝制作等等,都有著明顯的不同,它是各種學科、技術和審美觀念相交叉的產物。
社會價值
我們每天所接觸的世界本來就應該是統—體。各種事物也是一樣,具有多面性,是同一的自然體,這是我們誰都懂得的事實,但是人們在認識自然界的過程中,為了有條理,易于把握,才把世界、自然規律進行分類,才產生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各種學科。才產生了哲學、美學、藝術各種理論。然而實際上,任何一個實在的東西部應該是全息的,包括各種規律、各個側面的綜合。人類的造物活動也不例外,它是通過人們掌握的各種知識、技能的體現,完成滿足人本身的需要這一目的。工業設計極力要求人類在生產實踐活動中,把科學技術與文化藝術重新統一起來。所以工業設計包括了科技與藝術方面的眾多學科知識,使工業設計既能滿足產品技術方面的因素,也要處理藝術方面的內容,來滿足人類需求這一目的。
人—產品—環境的中介
工業設計中的一個基本思想就是協調與統一,它不僅尋求產品內部的統一(美與有用性的統一),而且更尋求產品與人、產品與環境之協調一致。自然界有著其自己的規律,生物圈也是一樣,不容人們去破壞。然而現代工業文明的發展,有著使得人與環境的協調產生偏離正軌的趨向,而工業設計也就是人們為了處理這——問題時才產生的。所以工業設計從一開始,就必須考慮將要設計的產品會給環境和人帶來什么結果,是否會給人帶來一種和諧的享受。
以機械化生產為手段
工業設計是以為他人服務為目的的,從這一點上講,它與藝術表現有著根本的區別。藝術創作不僅只是美學原理的運用過程,而且主要以自我表現為特征。而設計反映的往往是社會的意志、用戶的需求。進一步講,它不是為少數人服務的.而是為絕大多數人服務的。這是大工業生產方式所決定的。
使用者
在企業的生產活動中,應該把為用戶提供優良的產品放在首位。但實際中往往不那么令人如意。企業的目的是利潤,利潤的大小是企業成敗的標志。那么怎樣協調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矛盾呢? 那就是通過設計,合理的設計不僅繪用戶帶來滿意的產品,而且可以降低產品成本,增強企業利潤。工業設計決不犧牲使用者的利益,因為滿足他們的需求是工業設計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