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親密性
所謂親密性就是把所有相關的東西放在一起,如果把多個具有相關性的東西放在一起,便可以得到更加實用的一件產品,甚至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對齊
設計中的所有元素都不應該是隨意放置的,它們的存在和位置都應該是有理由的有原因的。每個元素都應該與整體和單個元素之間具有某種聯系,這樣就能形成一種和諧的美觀的視覺感受。
三、對比
對比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形成主次關系,什么是要優先傳遞的信息,什么是次要的輔助的信息。
四、重復
重復是設計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們能讓整個設計看起來更具有一致性,從而形成統一的設計表現形式。
社會發展要求
設計和試制新產品,必須以滿足社會需要為前提。這里的社會需要,不僅是眼前的社會需要,而且要看到較長時期的發展需要。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開發先進的產品,加速技術進步是關鍵。為此,必須加強對國內外技術發展的調查研究,盡可能吸收世界先進技術。有計劃、有選擇、有重點地引進世界先進技術和產品,有利于贏得時間,盡快填補技術空白,培養人才和取得經濟效益。
使用要求
新產品要為社會所承認,并能取得經濟效益,就必須從市場和用戶需要出發,充分滿足使用要求。這是對產品設計的起碼要求。使用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使用的性。設計產品時,必須對使用過程的種種不因素,采取有利措施,加以防止和防護。同時,設計還要考慮產品的人機工程性能,易于改善使用條件;
使用的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產品在規定的時間內和預定的使用條件下正常工作的概率。可靠性與性相關聯。可靠性差的產品,會給用戶帶來不便,甚至造成使用危險,使企業信譽受到損失;
易于使用。對于民用產品(如家電等),產品易于使用十分重要;
美觀的外形和良好的包裝。產品設計還要考慮和產品有關的美學問題,產品外形和使用環境、用戶特點等的關系。在可能的條件下,應設計出用戶喜愛的產品,提高產品的欣賞價值。
感性工具設計要充分利用現代人機工學和美學的成果,科學地增加產品設計中感性因素。
(1)通過恰當的人與工具之間關系設計來體現產品的感性。如良好的工具把柄設計使對受壓不敏感的手掌和拇指與食指間的“虎口”處來承受力的沖擊,logo網指出,這樣可以避免因長時間使用工具而引起手指麻木與刺痛感,并減小了局部壓力強度;有些工具的握柄上做了指槽,這種固定了手指位置的指槽反而會影響操作的靈活性。“恰當”的人機工學設計不僅令人視覺舒適而且“手感好”。
(2)通過選擇合適的造型材料來增大產品的感性成份。在選擇材料制作產品與人直接接觸的部件時,不能僅以材料的強度、耐磨性等物理量來做評定,而且還應從所選材料與人情感關系的遠近作為尺度來評價。研究指出,與人類情感密切的材料是生物材料(如棉、木等),其次是自然材料(石、土、金屬、玻璃等),然后才是非自然材料如塑料材料。一般來說,與人類越接近的東西,越令人感到親切,更多一份感性因素。
(3)通過研究現代人的審美方式來表現產品的感性。產品之美可以體現產品的使用過程中由合理的人機關系而產生的內在美和由外觀形態產生的外在美。人的審美觀是在不斷地變化的,產品的外在美更是如此。“造型優美”其豐富的內涵也包括了變化中的審美因素,比例與尺度、對比與均衡、韻律與節奏等美的規律都是人們在勞動中通過與產品視覺形象的和。諧化為審美因素。了解現代人不斷變化的審美觀有利于把握產品中的感性因素。
(4)通過對物的生命現象與形態關系的研究來探索產品感性產生的原因和表現的方法。物體的美感往往體現于該物體的形態是否富有生命力,物體形態的生命力實際上是物體本質的外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