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次把石頭當作工具時,次裝飾洞穴設計就開始了。實際上,工業設計(英文表述方式:Industrial Design) 起源于工業革命時期,至今已有250多年。由于歷史的原因,在我國比較系統地引進工業設計的理念、方法30多年中,前20多年發展緩慢。隨著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轉變發展方式的需求,后十年工業設計,發展的步伐大大加快。胡錦濤總書記、吳邦國委員長、溫家寶總理等多次下達相關重要指示和批示;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及政府工作報告都列入了要發展工業設計;2010年,工信部等11個部委聯合發布了專門文件《關于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指導意見》;2011年底,發出的《工業轉型升級》五年規劃,以及2012年初辦公廳發出的《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這兩份重要文件,都具體強調了要發展工業設計。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深圳等20多個省、市和地級市都制定了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的政策措施。在“大環境”大大改善的情況下,一些原來的企業繼續領跑,一批新興后上企業急步向前,涌現了一批領軍人物和產品,許多產品不但獲得國內“紅星獎”,還獲得國際上知名的獎項。
工業產品
工業設計是以工業產品為主要對象,綜合運用科技成果和社會、經濟、文化、美學等知識,對產品的功能、結構、形態及包裝等進行整合優化的集成創新活動。作為面向工業生產的現代服務業,工業設計產業以功能設計、結構設計、形態及包裝設計等為主要內容。與傳統產業相比,工業設計產業具有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等特征。作為典型的集成創新形式,與技術創新相比,工業設計具有投入小、周期短、回報高、風險小等優勢。作為制造業價值鏈中增值潛力的重要環節,工業設計對于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產業升級
大力發展工業設計產業是當前我省實現工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關鍵環節,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發展軌道的必然選擇。2010年四川在全國率先將推進工業設計發展做為政府專項職能寫入“三定”方案,并出臺《關于加快我省工業設計發展的指導意見》。四川工業設計發展步入快車道。
現代工業設計所包含的行業范圍是非常廣泛的,涉及到很多專業和行業,廣義上涵蓋了視覺傳達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家具設計、產品設計、機械設計等,狹義上的工業設計一般是指產品設計(包括汽車設計、飛機設計等制造行業)。
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是工業設計的核心,是企業運用設計的關鍵環節,它實現了將原料的形態改變為更有價值的形態。工業設計師通過對人生理、心理、生活習慣等一切關于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認知,進行產品的功能、性能、形式、價格、使用環境的定位,結合材料、技術、結構、工藝、形態、色彩、表面處理、裝飾、成本等因素,從社會的、經濟的、技術的角度進行創意設計,在企業生產管理中保證設計質量實現的前提下,使產品既是企業的產品、市場中的商品,又是老百姓的用品,達到顧客需求和企業效益的完美統一。
企業形象設計
企業識別系統由統一的企業理念、規范的企業行為及一致的視覺形象所構成。即通過CIS設計,使企業具有視覺上 的沖擊力,可以鮮明地顯示企業的個性,是企業力量和信心的體現。一個成功的企業一定是對內有凝聚力,對外可使消費者產生信賴感和認同感,從而提高企業知名度,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與發展目標。
環境設計
工業設計是作為溝通人與環境之間的界面語言來介入環境設計的。通過對人的不同的行為、目的和需求的認知,來賦予設計對象——一種語言,使人與環境融為一體,給人以親切方便、舒適的感覺。環境設計著重解決城市中人與建筑物之間的界面的一切問題,從而也參與解決社會生活中的重大問題。
設計管理
即將設計活動作為企業運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項目管理、界面管理、設計系統管理等產品系列發展的管理中,善于運用設計手段,貫徹設計導向的思維和行為,并將之與戰略或技術成果轉化為產品或服務的過程。設計管理是企業邁向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企業要依循設計的原則和策略在企業開發生產經營活動中對各部門進行指導,以實現設計目標,使產品增值。成功的運用設計管理,可使企業在戰略策劃階段就蘊含了經營的策略,同時,策略上的優勢也為產品和企業在競爭中奠定良好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