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貨運業務時,要先搞清各段的運費,根據貿易雙方的合同,應分別由哪方支付。遇到進口業務的離岸價或對方工廠交貨價,在全權委托對方協助辦理之前,先嘗試著自行找貨代(主要是在對方城市或國家有分支機構或業務合作密切的代理)。若要全權委托對方協助辦理,也一定要事先詢問對方代理的報價。
在進口貨運中遇到運費到付時,要先與業務合同查對。
要熟悉整個貨運各個環節的業務及技術要求,事先準備好相關單證,避免產生可能出現的滯報金(關稅方面)、滯納金(關稅和承運人方面)和倉儲費用(港口和貨代方面)。
根據對貨物重或體積對運費的影響,合理考慮貨物的包裝。
除了事先商定的運費之外,與貨代結算時要仔細檢查所有的單證,特別是運單上的體積和重量是否與實際的相符。
對每一票貨產生的費用逐相記錄,并定期加以分析。
國際快遞運輸涉及到國際關系問題,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涉外活動。國際快遞運輸是國際貿易的一個組成部分,在組織貨物運輸的過程中,需要經常同國外發生直接或間接的廣泛的業務聯系,這種聯系不僅是經濟上的,也常常會涉及到國際間的政治問題,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涉外活動。因此,國際快遞運輸既是一項經濟活動,也是一項重要的外事活動,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用經濟觀點去辦理各項業務,而且要有政策觀念,按照中國的對外政策的要求從事國際運輸業務。
國際快遞運輸是中間環節很多的長途運輸。國際快遞運輸是國家與國家、國家與地區之間的運輸,一般來說,運輸的距離都比較長,往往需要使用多種運輸工具,通過多次裝卸搬運,要經過許多中間環節,如轉船、變換運輸方式等,經由不同的地區和國家,要適應各國不同的法規和規定。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問題,就會影響整個的運輸過程,這就要求我們作好組織、環環緊扣,避免在某環節上出現脫節現象,給運輸帶來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