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開采和冶煉除給環境帶來影響外,還占用全球7%到8%的能源供應。回收比初級生產的金屬消耗更少的能源,同時降低對礦產開采地的整體影響。金屬回收還可以減少對低品位礦石的需求,避免未來稀缺的一些貴金屬的開采。
按密度、價格和儲量等分為五大類:輕有色金屬回收、重有色金屬回收、貴金屬回收、稀有金屬回收及半金屬回收。 輕有色金屬回收:一般指密度在4.5kg/m3以下的有色金屬:如鋁、鎂、鈉、鉀、鈣、鍶和鋇。這類金屬的共同特點是:比重小(0.53~4.5 kg/m3),化學活性大,與氧、硫、碳和鹵素的化合物都相對穩定。
以廢舊金屬制品和工業生產過程中的金屬廢料為原料煉制而成的金屬及其合金。又稱再生金屬。早在銅器時代就使用再生金屬,即將廢舊金屬器物回爐重熔。到20世紀,出現了專業化的再生金屬工業,并得到蓬勃發展。金屬的廢料回收,有利于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利用,具有能耗少、經濟效益顯著的特點。
再生金屬來源廣泛,蘊藏于工業金屬廢料、廢舊機電、廢舊電子產品、廢電線電纜、廢舊包裝、廢舊家電等多種形態的廢棄物中。 廢棄物形態不同,開發處理方式和難度迥異,其總體開發流程可分為回收、預處理、再生、利用四大環節。 回收環節是將含有廢舊金屬且具回收利用價值的廢舊資源進行有效集中的過程,它是再生金屬生態化開發的基礎環節,主要包括廢舊資源回收、分類存儲及運輸等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