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的目的是滿足人們生理與心理雙方面的需求。工業產品是滿足手工藝時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無疑工業設計就是為現代的人服務的.它要滿足現代人們的要求。所以它首先要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一個杯子必須能用于喝水,一支鋼筆必須能用來寫字,一輛自行車必須能代步,一輛卡車必須能載物等等。工業設計的個目的,就是通過對產品的合理規劃,而使人們能更方便地使用它們,使其更好地發揮效力。在研究產品性能的基礎上,工業設計還通過合理的造型手段,使產品能夠具備富有時代精神,符合產品性能、與環境協調的產品形態,使人們得到美的享受。 工業設計是有組織的活動。在手工業時代,手工藝人們大多單槍匹馬,獨自作戰。而工業時代的生產,則不僅批量大,而且技術性強,而不可能由一個人單獨完成,為了把需求、設計、生產和銷售協同起來,就必須進行有組織的活動,發揮勞動分工所帶來的效率,更好地完成滿足社會需求的目標。
工業設計在使產品造型、功能、結構和材料科學合理化的同時,省去了不必要的功能以及不必要的材料.并且在提高產品的整體美與社會文化功能方面,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現代社會技術競爭很激烈,誰擁有新技術,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有優勢、但技術的開發非常艱難,代價和費用極其昂貴。相比之下。利用現有技術,依靠工業設計,則可用較低的費用提高產品的功能與質量。使其更便于使用、增加美觀,從而增強競爭能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我們可以想像,把電視機的顯示方式變成液晶式的,這是—大技術進步,但又是何等的艱難。但在結構、造型、整體性與環境的色彩協調,為不同人群需要而進行的產品設計則相對可及、便利,這往往也是國際市場商品競爭的焦點。 為了增強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我國一直強調要把產品的包裝搞上去,這無疑是一個應急措施。但從發展看,還必須從產品設計下手,重視產品的工業設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從考慮的觀點出發,才能使技術、產品、包裝統一起來。包裝是工業設計的輔助設計,只有重視工業設計,在企業中大力推廣工業設計。才能使產品有競爭力,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 什么是工業產品設計 人類為改善生存、生活條件而進行的具有一定創造性的實踐活動而產生的具有一定實用功能和審美價值的實物。 其中,實用功能由機構組成,機構由部件組成,部件由零件組成。審美價值主要體現在外觀造型和思維創新。 二. 什么數字模型中的零件圖、裝配圖、爆炸圖及其工程圖 零件是組成產品的小的可以一次加工成型的部分, [1] 表達圖紙為零件圖。零件的有序組裝所形成裝配,其圖紙為裝配圖。爆炸圖是裝配圖的一種表現形式。 工程圖是生產企業用來加工零件所畫的零件生產規范,它有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等多種標準。一般來說,零件的工程圖用六視圖表達,簡單的用三視圖表達。 所謂六視圖就是正視圖、后視圖、俯視圖、仰視圖、左視圖、右視圖。 [1] 三視圖就是簡單的零件正視圖、后視圖重復者取其一,俯視圖、仰視圖重復者取其一,左視圖、右視圖重復者取其一。如圓柱、圓錐、立方體等等。復雜的零件和裝配若六視圖表達不清,要有剖視圖,使加工者看清內部結構。
工業設計是工業現代化和市場競爭的必然產物,其設計對象是以工業化方法批量生產的產品,工業設計對現代人類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同時又受制于生產與生活的現實水平。 工業設計是市場、技術和藝術的結合,在產品設計中需要考慮產品造型與產品功能、產品造型與制造工藝的協調,而不是單純停留在設計層面。同時也要考慮產品與社會、市場、消費者的關系,在產品升級與制造升級的當下,工業設計作為產品制造的前端,涵蓋系統的設計思維觀,對產品的整個研發流程具有指導作用。 產品制造來源于消費者需求,設計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功能和外觀,所以工業設計公司在設計過程中要始終關注消費者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設計中結合產品功能、內部結構、材料運用、制造工藝、產品形態、色彩、表面處理等多維度因素,為消費者提供外觀靚麗、功能實用的產品和舒適的生活方式。同時工業設計與工業制造也是不可分割的,已成為制造業競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