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衣的選擇很重要。這不僅是生者對逝者的尊重,也體現生者的愿望。挑選壽衣主要考慮以下幾方面因素: 一、逝者生前要求和喜好。很多人在生前就把逝后事情安排得很仔細,包括過世后自己穿的壽衣,那么家人應盡力滿足這一要求。不僅如此,選購壽衣還要看逝者生前喜好,特別是他(她)生前喜歡穿什么顏色和材質的衣服,在購買壽衣時把這些因素一并考慮進去。 二、逝者身份。壽衣款式很多,顏色各樣。有唐裝壽衣,中山裝壽衣,還有現代裝壽衣等。一般來說,唐裝適合所有人;領導干部,可以考慮中山裝;逝者年齡不大的可以穿現代裝。壽衣的顏色也要盡可能適合逝者身份,不同性別,職業,年齡逝者選不同顏色。 三、地區習俗。不同地區習俗不一樣,南方和北方有別。北方人一般要求壽衣要有棉衣棉褲,而南方則這方面要求不多。現代社會地區習俗差別正在縮小。 四、生者愿望。中國是個傳統習俗較為濃重的國家,在生與死禮儀上看得很重,把逝者后事會盡力做到,體面風光地把親人送走。壽衣選擇充分體現了生者愿望。 除了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外,選購壽衣時還要注意壽衣的質量。 后,購買壽衣時間很重要。高齡老人可以提前準備。按過去習俗,人過六十歲就可以準備壽衣了。早備壽衣,一則寓后人祝福長者,二則遇緊急情況可以避不及。特別是病人處于很危險狀態,親人隨時可能離去,若沒備好壽衣,倉促之間很難買到合適壽衣,以免留下遺憾。
中國文化中對老人葬禮尤為重視,特別是穿衣凈身,讓逝者體面離開這些頭等大事,家屬更是慎之又慎,生怕疏忽對先輩造成不敬,而凈身穿壽衣這一環節又有諸多講究。為逝者凈身穿衣都有哪些流程? 生老病死作為人生常態,在逝者離開之際,體面離開也是非常重要的,那這一過程中重要的就是為其將遺體清理干凈,然后穿上嶄新的壽衣。 其一,穿戴壽衣凈身的時間,在逝者生前凈身穿好是為理想的。 其二,穿戴壽衣衣凈身流程主要有四個環節:一是做好凈身穿壽衣前的準備工作,如壽衣、棉簽、白酒、梳子等物品的準備;接下來是為病危或已故老人依次進行凈身、穿衣、穿戴配飾。 其三,穿戴壽衣凈身注意事項:為病危或已故老人凈身時,切忌反復來回擦洗。
壽鞋種類比較單調,有中式的棉布鞋和西式的皮鞋,壽襪一般是棉布襪。 壽枕通常由紙和布做成,頭枕上會繡云彩,腳枕則繡兩朵蓮花,寓意”腳踩蓮花上西天”。 壽被跟我們平時所說的被子有所不同,它是一種蓋在死者身上的狹小長被,面料以布和緞為主,繡上星、月、龍、鳳等圖案。 過去的壽被一般有兩條,一條是墊的,一條是蓋的,將遺體與棺材隔離。 不過現在推行火化之后,壽被不宜過厚,只用一條壽被即可,以免裝殮遺體的一次性火化棺材不夠大,太過擁擠。
現在殯葬用品市場上,常見的壽衣面料有嘩嘰、貢絲錦、麻料、貢絲綿、呢子、毛呢、羊毛呢、韓國絨、大提花、普通人造絲、人造絲、綢子、香云紗、蠶絲等。不同材料做成的壽衣,價格上往往有很大的差異,家屬買壽衣的時候,可以根據預算的多少,選購不同面料做成的壽衣。在上述眾多壽衣面料中,絲質、綢子、香云紗等是比較的。如果家屬打算給老人買壽衣,建議選購絲質、綢子、香云紗面料做成的壽衣。其它材料做成的壽衣也可以,但整體上沒有絲質、綢子、香云紗做出來的壽衣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