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穿衣服有什么講究? 中國人對老人的葬禮一向非常重視,尤其老人凈身穿衣環節,家人更是慎之又慎,生怕不小心對先輩造成不敬。那么人們給去世的老人穿壽衣都有哪些講究呢? 首先、親屬不能哭泣:為老人凈身穿衣時,家屬再悲傷也不能哭泣,更不能把眼淚滴在壽衣上。傳統喪俗認為親人的眼淚滴在壽衣上,逝者舍不得活著的家人,不能安心順利上路。 其次、壽衣袖子要長:家屬為老人準備的壽衣,袖子一定要足夠長。認為壽衣袖子長可以遮住老人的手臂,避免老人在陰世衣不蔽體,進而遭受陰世的凄風冷雨。再次、壽衣件數為單:家人為老人選購壽衣的售后,定要注意壽衣件數的問題。一般都是三件套、五件套、七件套等。傳統喪俗認為陰世的吉利數字為單數,與陽世的吉利數字恰恰相反,所以為老人準備的壽衣,件數一定要是單數。 后、咽氣后穿壽鞋:這個是關于壽衣穿戴順序的問題,老人的其他壽衣穿戴完畢后,如果老人還沒有咽氣,就不能為老人穿上壽鞋。要等老人咽氣后,時間給穿上壽鞋,這樣讓老人穿上壽鞋上路,有腳踩蓮花永登極樂的寓意。
老人死后壽衣由誰穿上? 老人的壽衣一般情況下都是有子女給穿上,如果死者是男性,兒子負責穿壽衣,女兒在一旁協助。如果死者是女性,女兒負責穿壽衣,兒媳在一旁協助。如果死者比較年輕,兒子、女兒還未成家,不建議給逝者穿壽衣。這時候死者的壽衣可以有其兄妹負責給穿上,前提是死者比較年輕,子女未成年或未成家。 如果死者沒有子女,可以有族內侄子、侄女負責穿壽衣。如果族內親不同意給穿壽衣,可以請人找殯儀服務公司的工作人員給穿壽衣。
人沒走可以買骨灰盒嗎? 人沒走是可以買骨灰盒的。在中國的傳統葬禮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那就是為健在的老人準備壽衣、壽棺,這個環節在業內被稱為“備喪”。“備喪”從字面意思上非常好理解,那就是為健在的老人,或者長期臥床不起的老人準備后事的過程。
為老人提前準備壽棺在農村比較盛行,即使現在的農村,也有提前為老人準備棺材的習俗。如果有機會回老家,你會在不經意間發現,那就是老人還健在,棺材已經準備好了。和傳統葬禮上準備壽棺的習俗一樣,老人沒有走也是可以提前買骨灰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