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中對老人葬禮尤為重視,特別是穿衣凈身,讓逝者體面離開這些頭等大事,家屬更是慎之又慎,生怕疏忽對先輩造成不敬,而凈身穿壽衣這一環節又有諸多講究。為逝者凈身穿衣都有哪些流程? 生老病死作為人生常態,在逝者離開之際,體面離開也是非常重要的,那這一過程中重要的就是為其將遺體清理干凈,然后穿上嶄新的壽衣。 其一,穿戴壽衣凈身的時間,在逝者生前凈身穿好是為理想的。 其二,穿戴壽衣衣凈身流程主要有四個環節:一是做好凈身穿壽衣前的準備工作,如壽衣、棉簽、白酒、梳子等物品的準備;接下來是為病危或已故老人依次進行凈身、穿衣、穿戴配飾。 其三,穿戴壽衣凈身注意事項:為病危或已故老人凈身時,切忌反復來回擦洗。
為逝者凈身穿衣都有哪些流程? 給逝者凈身穿衣的流程主要有四個環節,、凈身穿衣的準備工作;第二、為病危或已故老人凈身;第三、為病危或已故老人穿衣;第四、為病危或已故老人穿戴配飾。接下來具體看一下各環節的步驟。、凈身穿衣的準備工作:為病危或已故老人凈身穿衣前,家人應著手做些凈身穿衣的準備工作,諸如壽衣、棉簽、白酒、梳子、鑷子、毛巾等。 第二、為病危或已故老人凈身:為老人凈身前先把原來穿的衣服脫去,然后用毛巾蘸白酒從上到下按順序擦洗,切忌不能反復來回擦洗,從頭到腳擦洗一遍。第三、為病危或已故老人穿老衣:為老人凈身完畢,接下來就是穿壽衣環節。穿壽衣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一件一件地給穿上,另一種是先一件一件套好,后一起給穿上。 第四、為病危或已故老人穿戴配飾:壽衣穿戴完畢后,接下來是壽衣配飾的穿戴。諸如壽帽、壽枕、被褥、被單、蓋臉布、金銀元寶、綁腿帶等均需按照當地習俗給穿戴好。
現在殯葬用品市場上,常見的壽衣面料有嘩嘰、貢絲錦、麻料、貢絲綿、呢子、毛呢、羊毛呢、韓國絨、大提花、普通人造絲、人造絲、綢子、香云紗、蠶絲等。不同材料做成的壽衣,價格上往往有很大的差異,家屬買壽衣的時候,可以根據預算的多少,選購不同面料做成的壽衣。在上述眾多壽衣面料中,絲質、綢子、香云紗等是比較的。如果家屬打算給老人買壽衣,建議選購絲質、綢子、香云紗面料做成的壽衣。其它材料做成的壽衣也可以,但整體上沒有絲質、綢子、香云紗做出來的壽衣好。
祭掃的禮儀 追悼會是對死者的一種紀念形式。一般可分為家庭祭祀和清明祭祀兩大類。家庭追悼會通常在父母和祖父母的生日或去世那天舉行。通常對著畫像,燒三炷香,供三杯水酒,或一束素花,作為清供以示紀念。 清明節、中秋節或春節舉行清明祭祀活動。掃墓祭祖時,一般有以下內容: 1、香三炷香,鞠躬誦經,表示吊唁。墓前,以往小輩都是跪拜,現在換成了三鞠躬。 2.整修陵墓。一般都是開墾墳墓,修整墓道。由于平時雨水沖刷或其他原因,墓道或墓冢自然破損,用于祭祀掃墓時可修葺抬高。可將墓面鏟平,貼上草皮,墓地覆草后可減少水土流失。也可以種一些樹作為紀念。3.獻上花圈或花束,并打掃墓地周圍。如親友的骨灰安放在殯儀館,可獻上微型花圈或絹花束,拂去骨灰盒內的灰塵,對遺像鞠躬行禮,低頭默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