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經營方位的辦法,從平面看,是把文物展柜底面作對角線或等分線,如圖畫構成的散點,將器物置于散點上,此格局安置器物適合于在俯視情況下使用,要有基地,有主次、有崎嶇,有節(jié)奏、有氣勢等方式感。從立面看,要分前后、縱深、層次,要有體量感、空間感,采此格局,展柜背板上的圖象紋飾可一望而知,并可與器物相互呼、奪然讓、反襯。這兩種辦法,在文物展柜陳設中都是首要的辦法
文物的種類繁多,通常博物館會把它們進行分類,然后把相同類型的文物在同一展廳中進行陳列。為了突出展示主題,館方會根據不同類型的文物,對展廳的裝飾、燈光、色調進行設計,讓展廳的風格和文物的特點相搭配。但是,在講究展陳設計精細化的今天,光是對展廳進行設計裝修是不夠的,還要根據文物的類型對展柜進行設計,才能讓文物與展柜、展廳環(huán)境形成統(tǒng)一協調的關系。
在博物館展柜的制作中,很多人都注重展柜的外部形態(tài),而對展示空間沒有根據展覽的類型和表現的手段進行深思熟慮的規(guī)劃,結果建成的博物館展示空間不適應博物館展覽的表現。由于缺乏一個良好的表現舞臺,許多本該著重渲染表現的展項被迫修改或者放棄,這必然嚴重影響展覽質量,應該根據展覽的類別和表現手段,認真規(guī)劃和設計展示空間。
博物館沿墻通柜是一種體積較大的展柜,它可背靠墻壁,也可根據需要嵌入墻中。它具有寬闊的展示空間,能同時容納多件不同體積、材質的文物,適用于群組式展示。它可根據展示需要而延長,給予參觀者連貫的觀賞視覺,由于它的體積較大,因此它通常采用電動平移的方式進行開啟和閉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