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森林覆蓋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積0.145公頃,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森林資源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承擔穩定氣候與制造原料的角色。木材綜合利用的意義顯而易見,尤其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人均森林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來說,意義更是不一般。唯有讓有限的資源充分發揮作用到,才能緩解需求與供給嚴重失調的問題。
我國廢舊木材再生利用產業化工程進展還比較緩慢,尤其是我國在廢舊木材回收利用方面與國外差距很大。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全社會對木材資源和環境壓力重視不夠 ;
2、缺少法規約束和政策扶持 ;
3、廢舊木材回收利用不成體系,很難形成產業化
4、技術設備落后,利用水平低下。
一、建立多元化的廢舊木材回收渠道
為了保障廢舊木材的穩定供應,有必要建立多元化的回收渠道。一方面,可以加強與建筑業、家具業等相關產業的合作,通過簽訂長期合同等方式保證廢舊木材的回收;另一方面,也可以主動拓展其他來源,如城市綠化修剪產生的樹枝、農作物秸稈等,將其納入廢舊木材回收利用體系中來。此外,還可以借鑒國外經驗,設立專門的廢舊木材回收站,方便市民投放廢舊木材,提高回收率。
三、優化廢舊木材加工技術
廢舊木材的品質參差不齊,因此在加工過程中需要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以較大限度地利用廢舊木材的價值。比如,可以利用廢棄木料生產人造板、生物質炭等產品,提高廢舊木材的附加值;也可以通過創新工藝和設備,降低廢舊木材加工過程中的能耗和環境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