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銦是一種寬禁帶半導體,具有良好的光學透明性,而氧化錫的引入則增強了材料的導電性。這種成分結構使得ITO材料在保證高透光率的同時也具有低電阻率,兼具光學和電學性能。ITO靶材的這一獨特特性使其成為透明導電膜的主流材料,尤其適用于要求高透明度的光電設備和顯示技術。
火法-濕法聯合工藝
結合兩種工藝優勢提升效率:
廢靶材先經回轉窯1200℃揮發富集,銦含量從0.1%提升至0.5%。
富銦煙塵通過酸浸-萃取-電解流程精煉,整體回收率從傳統工藝的54%提升至85%。
該方案投資成本較單一濕法降低30%,但需配套煙氣凈化系統防止銦揮發損失。
總結:隨著光伏和顯示面板產業擴張,2025年中國ITO靶材回收市場規模預計突破50億元。物理法因成本優勢(處理成本2000元/噸)在中小型企業普及,而大型企業更傾向聯合工藝(綜合回收率>90%)。
未來發展方向將聚焦:短流程設計(工序減少40%)、智能化控制系統(能耗降低25%)、以及銦錫同步回收技術的突破。
多種類回收技術如濕法冶金、火法冶金和物理分離法,提供了靈活的回收方式以適應不同的廢物類型和規模需求。濕法冶金回收中,酸浸法通過使用鹽酸或硫酸來溶解ITO廢料,使得銦以In3?的形式進入溶液。隨后,可以利用溶劑萃取、置換反應(例如,使用鋅粉進行置換)或電解法來進一步回收銦。生物浸出法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如硫氧化,來選擇性溶解銦。雖然這種方法環保,但目前其效率相對較低,仍處在研究階段。火法冶金回收中,高溫熔煉將含銦廢料與還原劑(例如焦炭)一同進行高溫熔煉。在熔煉過程中,銦會富集在煙塵或熔渣中,隨后需要進一步的二次處理來進行提純。這種方法適用于大規模的回收操作,但能耗相對較高。
目前,市場上已有不少專業的ITO靶材回收企業,他們通過先進的回收技術和設備,將廢舊ITO靶材中的銦、錫等元素進行有效分離和提純,再加工成新的靶材產品,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