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 認證的流程
準備階段:
明確申請的檢測項目范圍(需在國家認可的檢測能力清單內);
建立并運行質量管理體系(通常需至少 3 個月試運行);
提交申請材料(如《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申請書》、法人證明、設備清單、人員資質等)。
審核階段:
形式審查:監管部門對申請材料的完整性、合規性進行初審;
現場評審:評審組實地核查實驗室的設備、人員、管理體系運行情況,包括盲樣測試、現場操作考核等。
審批與發證:
評審通過后,由發證部門批準并頒發《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
證書上會明確認證的檢測范圍、有效期等信息。
認證審核:認證機構首先會對提交的文件進行評審,確認其完整性和準確性。然后安排資質審核人員到機構進行現場審核,以驗證實驗室設備和操作流程。接著,認證機構的技術專家會對實驗室進行技術評審,以確保技術能力滿足認證要求。后,認證機構將向申請人發出認證審核結果通知,告知認證證書是否獲批和認證有效期等信息。
咨詢服務內容:
體系文件建立:幫助實驗室依據相關標準建立完整的體系文件,包括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以及相關記錄文件等,確保實驗室的管理和運作符合 CMA 認證要求。
實驗室規劃與建設:提供實驗室規劃設計方案,包括場地布局、儀器設備選型與配置等,確保實驗室的設施和環境滿足檢測工作的需要。
人員培訓:對實驗室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如 CMA 資質認定規范培訓、內審員培訓、測量不確定度評估與表示培訓等,提高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操作技能。
模擬評審:在正式評審前進行模擬審核,按照 CMA 認證的要求和流程對實驗室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并及時整改,以提高正式評審的通過率。
全程指導與協助:在申請、受理、鑒定評審、不符合整改、審批發證等整個認證過程中提供指導和協助,幫助實驗室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
關鍵人員資質與任命文件
核心人員:法定代表人、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授權簽字人等(具體以認證范圍和機構要求為準)。
準備要點:
身份證明:所有人員的身份證復印件(正反面),需在有效期內。
任職文件:
任命書(需加蓋企業公章,法定代表人簽字),明確職位、職責權限(如技術負責人負責檢測技術把關,質量負責人負責管理體系運行)。
若人員有變動,需提供的任命文件,替換舊文件。
資質證明:
技術負責人、授權簽字人等需滿足專業背景要求(如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5 年以上檢測工作經驗等,具體參考《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需提供學歷證書、職稱證書(如工程師證)、從業經歷證明(原單位推薦信或勞動合同)。
若涉及特殊領域(如醫療、環境檢測),可能需要額外的資格證書(如環境檢測工程師),需提前確認當地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