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計量認證合格證書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可按證書上所限定的檢驗項目,在其產品檢驗報告上使用計量認證標志,標志由CMA三個英文字母形成的圖形和檢驗機構計量認證書編號兩部分組成。CMA分別由英文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三個詞的個大寫字母組成,意為"中國計量認證"。
技術要求(10 項)
聚焦實驗室的技術能力,直接影響檢測 / 校準結果的可靠性,包括:
人員:檢測 / 校準人員需具備相應資質(如學歷、培訓經歷、操作經驗),關鍵崗位(如授權簽字人)需經考核授權。
設施和環境條件:實驗室環境(如溫度、濕度、潔凈度、電磁干擾)需符合檢測 / 校準方法要求(如化學分析實驗室需防交叉污染,生物實驗室需分級防護)。
設備和標準物質:檢測 / 校準用設備需定期檢定 / 校準(確保量值溯源至國際 / 國家基準),標準物質需具備證書且在有效期內。
量值溯源:所有檢測 / 校準數據必須可追溯至國際單位制(SI)或公認的參考標準,確保結果 “有根可查”。
檢測 / 校準方法:需使用國際、國家或行業公認的標準方法;若使用非標準方法,必須經過 “方法確認”(驗證準確性、精密度等)。
結果質量控制:通過內部質量控制(如平行樣測試、人員比對)和外部質量控制(如參加實驗室間比對、能力驗證),監控結果穩定性。
ISO/IEC 17025 認證的意義
對實驗室:證明自身技術能力達到國際標準,提升市場競爭力(如進入招投標、出口貿易領域);獲得國際互認(通過 ILAC-MRA 協議,結果被全球 80 + 國家 / 地區認可)。
對客戶:確保檢測 / 校準結果可靠,降低因數據錯誤導致的決策風險(如企業憑認可報告規避產品質量糾紛)。
對監管機構:為政府監管(如產品質量抽查、環境監測)提供可信依據,簡化跨地區 / 跨國合作中的資質審核。
ISO/IEC 17025
通過認證(通常稱為 “認可”)的實驗室,其結果可通過國際互認協議(如 ILAC-MRA)被全球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承認,是實驗室參與國際貿易、承擔政府檢測任務(如進出口商品檢驗)的 “技術通行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