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小額貸款存在以下貸款風險: 1、個人信用體系不完善導致的個人消費信用風險主要來自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和個人信用風險,即個人收入的波動幅度和道德素質培養水平。個人信用狀況也與整個社會的信用環境密切相關。 2、商業銀行管理存在缺陷,導致潛在風險增加。目前,國內商業銀行雖然不斷加強制度建設,但整體管理水平仍不高,很難跳出“放開亂象,抓住死亡”的怪圈。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目前,尚無統一規范消費信貸活動和調整消費信貸關系的國家法律。 3、盲目營銷和非計劃發放消費信貸,造成了巨大的潛在風險。近年來,為了擴大盈利能力,搶占市場份額,各家商業銀行紛紛鼓勵分行大力發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
個人貸款就是貸款人(一般商業銀行)向消費者個人或者居民家庭提供的,用于個人消費、生產經營等用途的本外幣貸款,并規定貸款利息,并約定按期還本付息的,用于購買自用住房、消費或者小額投資經營的貸款。各家銀行所提供的個人貸款不盡相同。 特點: 1.利率水平高; 2.規模呈現周期性; 3.借款人缺乏利率彈性。
中國個人貸款產生和發展的背景: 1.居民個人收入顯著提高,居民儲蓄迅速增長; 2.居民的消費結構、生活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 3.政府對個人貸款持積極的態度; 4.承擔高風險以獲得高收益的個人貸款對銀行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個人貸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西方國家興起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成為一項重要的貸款業務。戰后西方零售貸款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各金融機構之間競爭日趨激烈,認識到零售業務的重要性;二是戰后西方經濟發展比較穩定,個人收入提高,人們樂于利用貸款進行消費;三是各種征信機構大量出現,使銀行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