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刻章材料(核心步驟)
基礎證件:
企業營業執照原件及復印件(加蓋企業預審章,若為新注冊企業,需提供市場監管局核發的《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若委托他人辦理,需額外提供《委托書》及受托人身份證原件)。
其他材料:
部分地區要求提供企業章程(復印件加蓋公章);
政府 / 事業單位需提供上級主管部門的批準文件或機構代碼證。
主流制作技術
技術類型 適用場景 優勢 不足
激光雕刻 公章、財務章等硬材質 精度高(0.1mm 誤差)、效率快 設備成本高,需專業操作
機械雕刻 牛角、銅章等傳統材質 質感好,適合復雜圖案 耗時較長,依賴工匠經驗
手工篆刻 藝術印章、個人名章 個性化強,有藝術價值 成本高,產量低
法律風險與注意事項
嚴禁非法制作
未備案私自制作公章、偽造政府 / 企業印章,涉嫌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可處 10-15 日拘留及罰款;情節嚴重(如用于詐騙)將觸犯《刑法》,面臨刑事處罰。
避免超范圍制作
刻章單位不得擅自更改備案樣式(如擴大公章直徑、修改企業名稱),否則需承擔法律責任;企業也不可要求刻章單位違規制作。
材料與質量把控
劣質材料(如易變形的塑料)可能導致印章模糊,影響文件效力,建議選擇合規材質;
領取印章時需檢查:文字是否清晰、編碼是否完整、圖案是否居中,發現問題立即要求重制。
廢棄印章處理
企業注銷或印章損壞時,需將舊章交公安部門銷毀或自行銷毀并備案,避免流入市場被冒用。
印章制作的核心是 “合法合規為前提,技術材料保質量”。對于具有法律效力的印章,必須嚴格走備案流程,選擇正規單位制作;對于個人或藝術印章,可更注重個性化和材質選擇,但需注意用途邊界。無論制作何種印章,都需明確其功能和法律意義,避免因違規操作引發風險。如需制作公章等法定印章,建議優先咨詢當地公安治安部門或政務服務中心,獲取備案要求和正規刻章單位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