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生間漏水
防水層施工缺陷(漏刷、厚度不足、陰陽角未做圓弧處理);
管道接口松動(地漏、馬桶、花灑管道);
瓷磚縫隙滲水(填縫不密實或老化);
墻體返潮(隔壁房間或外墻滲水透過墻體滲入)。
無論哪個區(qū)域,防水維修需遵循以下核心流程:
確定漏點
結合檢測方法定位漏點,避免盲目修補(如衛(wèi)生間漏水需區(qū)分是防水層、管道還是墻體問題)。
清理基層
鏟除漏水區(qū)域的破損材料(如脫落的涂料、瓷磚、老化卷材),清理灰塵、油污、積水,確保基層干燥、平整(含水率≤9%,可通過測濕儀檢測)。
修補基層缺陷
裂縫處用防水砂漿或密封膠填充(寬度≥0.3mm 的裂縫需先切割 V 型槽);
管道根部、陰陽角等易漏水部位做圓弧過渡處理,增強防水附著力。
選擇適配材料施工
根據區(qū)域特性選擇防水材料(如屋頂用卷材,衛(wèi)生間用涂料),嚴格按材料說明涂刷或鋪貼,確保厚度達標(涂料一般需 2-3 遍,總厚度≥1.5mm)。
細節(jié)加強處理
管道根部、地漏、陰陽角等部位需做附加層(如加鋪卷材或多刷 1-2 遍涂料);
接縫處用密封膠加固,確保無空鼓、氣泡。
驗收測試
衛(wèi)生間、陽臺等區(qū)域重新做閉水試驗,24 小時無滲漏即為合格;
屋頂維修后需觀察雨天是否仍有漏水,或人工灑水測試。
地下室防水維修
結構裂縫漏水:采用高壓注漿技術(注入聚氨酯灌漿料)封堵裂縫,表面再做防水砂漿保護層;
大面積滲水:在迎水面(土壤側)鋪設防水卷材或涂刷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背水面(室內)可涂刷防水膩子或粘貼防水板。
預防措施
施工階段把控:新房裝修時,衛(wèi)生間、陽臺等區(qū)域必須做防水,防水層施工后嚴格閉水試驗;屋頂、外墻施工需選擇合格材料,確保施工質量。
定期檢查維護:每年雨季前檢查屋頂排水、外墻密封膠、衛(wèi)生間管道接口,及時修補老化部位;定期清理屋頂天溝、地漏,避免積水。
避免人為破壞:裝修時避免在防水層上打孔、開槽,如需改動管道,需做好二次防水處理;屋頂禁止堆放重物或隨意穿刺防水層。
優(yōu)化排水系統:屋頂、陽臺設置合理坡度(≥2%),確保排水通暢;地下室做好集水井、排水泵等應急排水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