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地空間限制:需避開廣場主通道、活動核心區(qū)(如舞臺、健身區(qū))。
若場地狹窄(如僅 3-4㎡),可選擇 “縱向延伸” 設計,縮短寬度(1.2-1.5 米)、適當增加長度(3-3.5 米),保證投放口數(shù)量。
若場地開闊,可采用 “橫向布局”,增加寬度(1.8-2 米),提升投放便利性,同時預留 1-1.5 米的外圍通道,避免投放時擁堵。
外觀與廣場風格統(tǒng)一
材質(zhì)選搭:現(xiàn)代廣場可選不銹鋼、鍍鋅鋼板(可噴塑改色);復古 / 景區(qū)廣場建議用防腐木、仿石紋板材,避免風格沖突。
尺寸適配:若廣場空間狹窄,可設計 “瘦長型”(如長 4 米、寬 1.2 米);若空間開闊,可增加寬度(≤2.2 米),提升使用舒適度,但需確保不占用消防通道或主活動區(qū)。
與便民細節(jié)
邊角處理:所有外露邊角需做圓角(半徑≥3cm),防止行人磕碰;亭體高度設為 2.4-2.8 米,避免遮擋視線或產(chǎn)生壓抑感。
照明與標識:頂部加裝 LED 燈(照度≥30lux),覆蓋投放區(qū),方便夜間使用;標識需用 “圖文 + 顏色” 雙提示(如可回收物藍底白圖、廚余垃圾綠底白圖),字體≥24 號,確保 10 米內(nèi)可見。
維護便利性
預留檢修口:亭體側(cè)面設≥60cm×80cm 的可拆卸面板,方便更換垃圾桶或維修設備;智能設備區(qū)域需單獨設計防水檢修門。
輕量化設計:避免過度裝飾(如復雜雕花),減少清潔死角;若需移動,可在底部加裝隱藏式滾輪(帶鎖止功能),方便后期調(diào)整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