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保護焊(以 MIG/MAG 焊為例)
核心原理
通過連續(xù)送進的焊絲作為電極,電弧熔化焊絲與母材,同時噴出惰性氣體(MIG 用 Ar)或活性混合氣體(MAG 用 Ar+CO?)隔絕空氣,保護熔池。
技術特點
優(yōu)勢:設備成本低、操作靈活、對裝配間隙容忍度高(可達 0.3mm),適合中厚板(1-10mm)及大面積焊接。
局限:熱輸入較大,變形相對明顯;焊縫成形精度較低,后續(xù)可能需要打磨。
典型應用
汽車車身框架、鋼結構件、管道焊接等批量生產場景,尤其適合低碳鋼、低合金鋼、鋁合金等材料。
電源與控制系統(tǒng)
保持電源機箱通風口清潔(每周用吸塵器清理灰塵),避免散熱不良導致過載保護觸發(fā)或元件老化。
檢查電纜接頭(焊槍電纜、地線夾)是否松動或氧化,氧化層需用砂紙打磨,松動會導致電弧不穩(wěn)、電流波動。
氣體保護焊設備的電源和控制系統(tǒng)是保障焊接穩(wěn)定性、電弧質量及設備壽命的核心,日常維護需重點關注電路性、元件狀態(tài)及參數穩(wěn)定性,具體注意事項如下:
一、電源系統(tǒng)維護
清潔與散熱保護
每日檢查電源機箱表面及通風口,確保無灰塵、金屬碎屑、油污堆積(尤其車間環(huán)境較差時),每周用壓縮空氣(壓力≤0.4MPa)或吸塵器清理內部散熱孔、風扇濾網,避免散熱不良導致電源過熱(表現為焊接時突然停機、電流波動)。
禁止在電源周圍堆放易燃物(如焊絲盤、清洗劑),保持機箱周圍 0.5 米以上空間通風,環(huán)境溫度控制在 - 10~40℃(避免陽光直射或靠近熱源)。
電纜與接頭檢查
每日檢查主電纜(輸入電源線、焊槍電纜、地線)是否有破損、老化(如絕緣層開裂、銅絲外露),發(fā)現問題立即更換,防止短路或觸電。
電纜接頭(電源輸入端、焊槍插頭、地線夾)需每周緊固一次,并用細砂紙打磨接觸面氧化層(氧化會導致接觸電阻增大,引發(fā)局部發(fā)熱、電流不穩(wěn)),接頭處可涂抹少量凡士林防氧化。
地線需單獨可靠接地(接地電阻≤4Ω),禁止與其他設備共用接地線,避免干擾電弧穩(wěn)定性。
內部元件狀態(tài)(專業(yè)維護)
每 3 個月由電工打開機箱(斷電 30 分鐘后操作),檢查電容、繼電器、接觸器等元件是否有鼓包、燒焦、異響,接線端子是否松動,發(fā)現異常立即更換同型號元件(禁止混用不同規(guī)格配件)。
對于逆變式電源,需重點檢查 IGBT 模塊(核心功率元件)的散熱片是否積灰,散熱硅脂是否干涸(干涸會導致模塊過熱燒毀),必要時補充或更換硅脂。
氣體保護焊激光焊加工核心原則
電源和控制系統(tǒng)維護的核心是 “防過熱、防氧化、防松動”,日常操作中若發(fā)現電弧不穩(wěn)、參數跳變、異響或異味,應立即停機檢查,避免小故障擴大為設備大修。建議建立維護臺賬,記錄清潔、校準、更換部件的時間及狀態(tài),確保追溯性。
